京ICP备2022018928号-30 投诉举报:315 541 185@qq.com
(资料图片)
近日,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判决了一起填志愿引发的合同纠纷案。某学生高考成绩出来后分数不甚理想,一家教育咨询公司称有八成希望可以被士官学校录取,双方达成口头委托协议,学生母亲支付报考指导培训费用50000元并按照公司提供的方案填报了高考志愿,结果却没有被录取。(6月18日澎湃新闻)
伴随着市场化、商品化进程,一些对志愿填报有心无力的家长,热衷通过“花钱买服务”来解决燃眉之急。在高考成绩不够理想的背景下,家长们就变得更加紧张和焦虑。一些商业机构抛出了看上去很诱人的鱼饵,以诱惑家长们上钩。
不论是大数据,还是区块链,抑或AI人工智能,很容易让不明就里的家长们被云山雾罩所遮蔽。看上去“高大上”的技术,不少商业机构只是拿来当噱头,并没有多少实质性运用;即使少数商业机构运用了新技术新手段,家长们也不能陷入“技术依赖症”。一方面,考生具有主体性,导致志愿填报具有不确定性;另一方面,志愿填报存在着一种难以打破的信息不对称,即不清楚省域范围内其他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。即使有高科技加持,志愿填报也充满不确定性,所谓“包过”“稳上”乃至“八成希望”基本上都是夸大其词。
明明没有把握,商业机构为何敢于轻易承诺?志愿填报是一个概率事件,成功了赚取高额费用,失败了最差的结果就是退费;更何况,商业机构还可以找各种机会薅羊毛,能不退费就不退费,能少退费就少退费,志愿填报成了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,驱动着良莠不齐、泥沙俱下的人们趋之若鹜地进入这个行业。
教育关系社会流动,“上的大学越好,将来找的工作越好”承载着家长们朴素、厚重的“父母心”。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出路,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志愿填报上实现“最优选择”,即在高考分数一定情况下,精准地匹配理想的高校和专业,“一分也不浪费”,这显然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。究其原因,家长们难以全面、准确地掌握信息,信息不对称在所难免;此外,家长们囿于自身的“意义之网”,志愿填报具有很强的个人色彩。虽然家长们并不缺乏对子女的厚爱与深情,但并不意味着“为了孩子好”不会耽误孩子甚至会害了孩子。
志愿填报固然重要,家长们却非要“越俎代庖”。过于迷恋“钞能力”也好,将个体的意志强加给子女也罢,不仅没有帮助到子女,反而可能会耽误乃至伤害子女。在互联网社会,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方式有很多,很多高校也提供了越来越人性化的志愿填报服务;只有充分发挥考生志愿填报的“主人翁”地位,高价填志愿的“虚火”才会降温。
只要考生在听从内心声音的基础上多下功夫,志愿填报完全可以自力更生。说到底,学历出身并不决定人生高度,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也没有绝对的界限。在高考“一考定终身”被逐渐打破的格局下,志愿填报没必要被商业机构牵着鼻子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