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ICP备2022018928号-30 投诉举报:315 541 185@qq.com
(资料图)
风险投资是着眼于高科技产业的创业投资与普通的投资不同,风险投资的对象集中于高科技领域及其创新产品,在承担高风险的同时以期获得高回报率。可以说风险投资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剂,也是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的启动器。由于科技的研究开发及转化所费过高,且周期漫长,特别是投资风险过高,使许多企业望而却步。据国外统计,20%~30%的此类投资完全失败,约60%受到挫折,只有5%~20%获得成功。但伴随这种高风险的是高收益。美国在1965~1985年风险投资的平均回报率达19%,是股票投资的2倍,是长期债务的5倍。正是由于高科技领域的这种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,吸引了许多风险资本的参与,同时也创造了众多的高科技公司。
从宏观角度看,风险投资推动了科技产业的发展,而高科技产业又推动了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水平的提升。美国新经济以低失业、低通涨、高增长被许多学者誉为奇迹。可以说这种奇迹有赖于美国始于里-根执政时期的一系列金融创新,特别是风险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为美国经济注入了活力。许多高科技企业通过吸收风险资本发展壮大,进而改造了美国的传统产业,使美国在信息技术、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。
20世纪90年代,我国的经济结构矛盾日益凸显。需求的巨大变化使得传统产业陷入困境,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因历史包袱过重而举步维艰。资本市场的不健全和资金大量沉淀于传统产业领域,使高科技型新兴产业难以发展壮大。大量科技成果由于得不到转化而被闲置,科技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我国每年的主要科技成果达3万多项,但转换率却不到2%,且所需投资严重不足。因此,只有大力推动风险投资业的发展,才能填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缺口。
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,国民经济发展不仅要考虑速度,而且要考虑质量。以高科技产业带动整个经济从规模型向集约型转变,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课题。因此,建立相应的风险投资机制,完善风险资本市场,促进和支持高科技企业的创业和发展,进而带动整个经济持续和健康发展,才是明智的选择。借鉴发达国家的风险投资经验,建立和健全我国的风险投资机制我国在1986年由国家科委、财政部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。当时初期目标是配合国家的火炬计划,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。但由于运作不规范和经验不足,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和证券,导致巨额亏损。后来有关部门成立的类似机构,也由于其官办性质及管理不力而效果不佳。虽然目前我国各类与高科技有关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已发展到数百家,融资能力达几十亿元,但其中进行风险投资的微乎其微。许多民营高科技企业只得求助于国外的风险资本,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。